美麗VS舒適
美麗和舒適哪個重要?
整體造型時,美麗和舒適是需要同時兼顧的範疇,但如果在二者只能選其一的情況下,我的建議是選擇舒適。道理很簡單:因為一個人只有在感覺舒適的前提下,自信才能真正表現出來。而如果衣服很美,但穿上後並不舒服時,這種彆扭就會影響到你的表情或舉止,這麼一來,哪還談得上美?不相信的話,看看街頭那些踩高蹺似地穿著高跟鞋和遮胸駝背地穿著低胸衣服的女人們,那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Judy's 小叮嚀
在你感到很有壓力的時候,你更加需要舒適的裝扮。所以在選擇服裝和鞋子時一定要考慮到舒適感這一因素。你絕不希望因為不舒適的外表而使自己的自信受到打擊吧!
自信
自信的祕訣
自信的方法很簡單,你可以像我這樣做:在出門之前,把衣服、皮鞋、皮包、飾品等都預先進行搭配,最好能穿在身上,然後找一個全身鏡,看看自己的造型。正面、側面,別忘了還有背面,看看線條是否完美。只要做到對自己的形象了然於胸,知道自己穿著這套服裝出門是美麗的、安全的、適合的,那麼你的自信也就會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
如何讓人眼睛一亮?
每個人都有惰性,當然連我也不例外,只要又開始重蹈不知該穿哪件出門的覆轍,就會下意識隨手從衣櫃拎出最舒服、最容易穿的衣服套上,日復一日的制式穿著,自己不煩,別人都看煩了。為了讓別人眼睛一亮,很多人總是第一個從「變化髮型」著手,殊不知只要髮型一變,衣櫥的衣服,大部分都得重新換過。我的建議很簡單,又不浪費錢,那就是不要只穿自己覺得舒服又容易穿的衣服,例如:平常都穿T-Shirt或襯衫配長褲,就可試著穿洋裝或裙裝;每天都穿黑色衣服時,就可以轉換些明亮的色彩,比如白色、粉紅、黃或綠等,無論如何只要試著改變和多一些變化,就會讓你看起來大不相同,整個人也會看起來更清新更有朝氣。
變裝
如何輕鬆的把日裝變成晚裝
職業婦女在台灣社會已越來越普遍,而如何能輕鬆自如的把上班的服裝轉換成適合晚上隆重的氛圍,我的建議是:
你只要在大包裡放一個漂亮的小晚宴包(它可以是扁平狀小皮包或小手提包等)。然後再準備一條較華麗的項鍊或耳環甚至一條絲質、緞面或羽毛披肩都會為你增添一些隆重感。
時間感
每一季至少添5~6件單品
很多客戶都會問我同樣的問題:「這些衣服,可以穿到明年嗎?」我的回答總是:「是的」,但如果你希望時時保持流行感,那麼在每一季你還是應該添至少5~6件單品:1件褲子、1或2件裙子、3件上衣、1雙鞋子(如果你的鞋子款式已過時或磨損)。
有了新的流行元素,再利用你現有的衣服巧妙搭配,創造不同的新造型,這麼一來,你的整體造型將會永遠保持時尚感,而且不會有過時,老土的感覺。
如何讓有限的衣服穿出多變的造型
如何讓自己擁有多變的造型,而又避免荷包縮水?建議你不妨試試這麼一個取巧的方法:記住你每天穿過的衣服,儘量避免以相同的造型在短時間內出現在同樣的人面前。比如:上班族的你在星期一穿的衣服,就盡量不要在同一個星期內重覆穿,而是隔個五、六天後,到下星期二或星期三再穿,這樣可以巧妙的利用人們記憶上的時差,來避免你服飾的單調;又或者,你可以以不同的上款服裝來搭配相同的下款服裝。
P.S.有重要約會,而且約會對象是同一人時,造型上的變化尤其重要。保險的方法是:把你們前一次見面時你的服裝、造型記錄下來,供下次約會時對照和參考,避免重複。
造型的殺手
女人造型的殺手-高跟鞋
很多女人都熱衷穿高跟鞋,既可以讓她們走起路來抬頭挺胸,更有自信,腿部多幾公分,也能讓東方女人上長下短的身材比例,看起來更均勻。
但喜歡穿卻不等於會穿高跟鞋,我常看到很多女人因為不會穿高跟鞋,走起路來異常笨重,就像在踩高蹺,讓人容易一眼就看穿她的鞋跟有多高,這樣的反效果,實在是整體造型上的敗筆。
在此,我必須以專業的眼光和態度,告訴所有女性朋友,不管你是為了何種原因穿高跟鞋,都得先在家中預作練習,確定你穿這雙高跟鞋出門會是自在、舒服,而且是有自信的,如果自己無法斷定,可商請周遭的親朋好友協助,進而了解自己的走路姿態,這樣就算你踩著恨天高的鞋跟,也會讓人感覺就像穿平底鞋一樣的輕盈自然。
低胸衣服自在穿
如果你決定買低胸的衣服,那就請你自信的把它穿出去。常常會看到一些女孩子穿著低胸或較曝露的衣服時,經常會不自覺的去拉扯它。殊不知,這些小動作已經把衣服的美感給破壞掉了。甚至,還會帶給他人一種負面形象。所以,要穿低胸衣服的美女們,一定要有「敢露」的心理準備,大大方方的把它穿出去。因為,只有自在的露,勇敢的露,自信的露,這樣的露才有美感。
如何找出最適合你的裙長
很簡單,首先找一塊長短約80公分的布──如果實在找不到,用大浴巾也可以──把它當成一條裙子,先放在大腿中間長度的位置開始,然後慢慢往下移,同時在鏡子注意觀察你腿部的線條(當然,前提是你必須要有全身鏡,否則這個遊戲就玩不下去了,因為你看不到嘛!)當你看到滿意的部位時,請記住這個位置,這就是你選擇任何裙子時做為最佳參考的裙長,它可以是一處,也可能是多處,基本上因人而異。